写同人文都有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原著的基础上写好自己的故事。 在背景设定下,有的作者为了剧情顺利进行会修改设定,但对于考究党来说很别扭。尤其是哈利波特这种有着宏大世界观的IP,原著、电影、衍生作品、官方网站,这些内容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构架,更别说还有粉丝分析解构的补充内容。作者在写作之前很少有全部都阅读过的,凭着自己的热情就下笔了。可能是记忆偏差,也可能是剧情需要,其中的细节问题没有深究,大喇喇的错误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写了出来。小说都是具有逻辑性的,因果、连贯、伏笔和合理性,共同推进了剧情,而不是想当然的闪现,这样阅读起来会云里雾里。 文中角色不单单是单薄的纸片人,过往性格和环境都在影响角色的行为,这就是人设。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合理性,给角色加入作者的理解要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割裂感。比如斯内普厌恶约翰,因为约翰在开学晚宴上打了德拉科,作为斯莱特林院长感到丢人,卢修斯是霍格沃茨的校董,也是斯内普的学长,两人同为上岸食死徒,斯内普还是德拉科的教父,德拉科还被打进了校医院。这么看来约翰扣分关禁闭,还险些被开除就合理了,德拉科住了一晚又活蹦乱跳,丝毫没有受到惩罚,是不是也很正常。但是,但是!伏地魔第一次倒台后,纯血主义巫师至上主义被压制,尊重麻瓜出身的巫师是ZZZQ,“泥巴种”是极具侮辱性的词汇。德拉科作为纯血家庭出身的小巫师,父亲还是前任食死徒,在邓布利多掌权的霍格沃茨说出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一些巫师的态度,而这种思潮是要被打压反对的。你可以反对蔑视麻瓜出身的巫师,不与其交流,但是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来。千万不要忘记斯内普的立场,莉莉是斯内普少年时期唯一的朋友,是他的情感依托,之后在追寻力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再被詹姆和小天狼星羞辱时,拒绝了莉莉的帮助并说出“泥巴种”这个词,这一刻代表着两人的正式决裂。在伏地魔肆意妄为的时代,冒着生命危险作为间谍为邓布利多工作,就是因为悔恨,这份悔恨也支撑着斯内普,即使哈利和他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义无反顾的保护着他,直至最后献出生命,所以“泥巴种”这个词是斯内普的逆鳞。现在来看文中关于晚宴打人事件的处理,还觉得合理吗? 还有作为上帝视角,主角对原著的掌握也是一个很难掌握的度。全知全能会变成超级无脑文,主角会和文中其他人物有一种割裂感,剧情会变成流水账,配角的光芒被完全掩盖。主角不应该是太阳,这样会刺伤读者的眼睛,应该是月亮,有自己独特的光芒,也遮掩不了群星璀璨。所以在记忆点的选择上就格外考验作者,不能为了剧情就随意安排记忆点,应该按照重要程度和篇幅来安排。开篇就是如此,你甚至记得纳威的宠物叫莱福,却不记得魔法石,这让人有种无力感,很影响阅读体验。 哈利波特同人文都一个通病,融入东方文化。因为是中国人写的嘛,所以都希望移植自己的文化体系进去,但就我看来成功的很少。不提英国人,就是魔法界也是以顽固自大著称,每年那么多的麻瓜巫师进入魔法界,但他们还像活在中世纪。1991年,魔法界对飞机的认知还那么浅显,一个巨大的铁盒子怎么可能飞在空中。部分同人文插入东方文化,一群小巫师惊呼连连,尤其是美食,我看到有的同人文在晚宴上集体吃火锅,毛肚肥肠,一群人吃的急赤白脸还大呼“very good”。英国是一个美食荒漠,这么多年了,法餐算是高端餐饮,中餐还得经过改良才能被人接受,还是小众。英国的主流始终是炸鱼薯条,还有那道仰望星空。我看的同人文这部分都是跳过,看着有的作者大篇幅描写东方文化,以至于行文习惯都脱离了原著,中文书写语序充斥其中,俗语俚语网络热梗大行其中,我甚至看到对着巫师大谈“格兰‘分’多”。我尊重这类作者,但总有种春晚一群外国人大喊包饺子的既视感。敬谢不敏。 说的也多了,哈利波特小说出版三十年了,电影也二十多年了,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天马行空的魔幻世界,陪着几代人成长。同人文是粉丝对于原著的美好幻想,或拯救遗憾,或大杀四方,或另辟蹊径,或圈地自萌。我是写作无力者,很是敬佩同人作者,替我们广大粉丝圆梦。我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希望其他书友继续支持作者。 江湖路远,希望能和作者的其他作品相遇。
写同人文都有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原著的基础上写好自己的故事。 在背景设定下,有的作者为了剧情顺利进行会修改设定,但对于考究党来说很别扭。尤其是哈利波特这种有着宏大世界观的IP,原著、电影、衍生作品、官方网站,这些内容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构架,更别说还有粉丝分析解构的补充内容。作者在写作之前很少有全部都阅读过的,凭着自己的热情就下笔了。可能是记忆偏差,也可能是剧情需要,其中的细节问题没有深究,大喇喇的错误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写了出来。小说都是具有逻辑性的,因果、连贯、伏笔和合理性,共同推进了剧情,而不是想当然的闪现,这样阅读起来会云里雾里。 文中角色不单单是单薄的纸片人,过往性格和环境都在影响角色的行为,这就是人设。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合理性,给角色加入作者的理解要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割裂感。比如斯内普厌恶约翰,因为约翰在开学晚宴上打了德拉科,作为斯莱特林院长感到丢人,卢修斯是霍格沃茨的校董,也是斯内普的学长,两人同为上岸食死徒,斯内普还是德拉科的教父,德拉科还被打进了校医院。这么看来约翰扣分关禁闭,还险些被开除就合理了,德拉科住了一晚又活蹦乱跳,丝毫没有受到惩罚,是不是也很正常。但是,但是!伏地魔第一次倒台后,纯血主义巫师至上主义被压制,尊重麻瓜出身的巫师是ZZZQ,“泥巴种”是极具侮辱性的词汇。德拉科作为纯血家庭出身的小巫师,父亲还是前任食死徒,在邓布利多掌权的霍格沃茨说出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一些巫师的态度,而这种思潮是要被打压反对的。你可以反对蔑视麻瓜出身的巫师,不与其交流,但是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来。千万不要忘记斯内普的立场,莉莉是斯内普少年时期唯一的朋友,是他的情感依托,之后在追寻力量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再被詹姆和小天狼星羞辱时,拒绝了莉莉的帮助并说出“泥巴种”这个词,这一刻代表着两人的正式决裂。在伏地魔肆意妄为的时代,冒着生命危险作为间谍为邓布利多工作,就是因为悔恨,这份悔恨也支撑着斯内普,即使哈利和他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义无反顾的保护着他,直至最后献出生命,所以“泥巴种”这个词是斯内普的逆鳞。现在来看文中关于晚宴打人事件的处理,还觉得合理吗? 还有作为上帝视角,主角对原著的掌握也是一个很难掌握的度。全知全能会变成超级无脑文,主角会和文中其他人物有一种割裂感,剧情会变成流水账,配角的光芒被完全掩盖。主角不应该是太阳,这样会刺伤读者的眼睛,应该是月亮,有自己独特的光芒,也遮掩不了群星璀璨。所以在记忆点的选择上就格外考验作者,不能为了剧情就随意安排记忆点,应该按照重要程度和篇幅来安排。开篇就是如此,你甚至记得纳威的宠物叫莱福,却不记得魔法石,这让人有种无力感,很影响阅读体验。 哈利波特同人文都一个通病,融入东方文化。因为是中国人写的嘛,所以都希望移植自己的文化体系进去,但就我看来成功的很少。不提英国人,就是魔法界也是以顽固自大著称,每年那么多的麻瓜巫师进入魔法界,但他们还像活在中世纪。1991年,魔法界对飞机的认知还那么浅显,一个巨大的铁盒子怎么可能飞在空中。部分同人文插入东方文化,一群小巫师惊呼连连,尤其是美食,我看到有的同人文在晚宴上集体吃火锅,毛肚肥肠,一群人吃的急赤白脸还大呼“very good”。英国是一个美食荒漠,这么多年了,法餐算是高端餐饮,中餐还得经过改良才能被人接受,还是小众。英国的主流始终是炸鱼薯条,还有那道仰望星空。我看的同人文这部分都是跳过,看着有的作者大篇幅描写东方文化,以至于行文习惯都脱离了原著,中文书写语序充斥其中,俗语俚语网络热梗大行其中,我甚至看到对着巫师大谈“格兰‘分’多”。我尊重这类作者,但总有种春晚一群外国人大喊包饺子的既视感。敬谢不敏。 说的也多了,哈利波特小说出版三十年了,电影也二十多年了,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天马行空的魔幻世界,陪着几代人成长。同人文是粉丝对于原著的美好幻想,或拯救遗憾,或大杀四方,或另辟蹊径,或圈地自萌。我是写作无力者,很是敬佩同人作者,替我们广大粉丝圆梦。我的看法仅代表我个人,希望其他书友继续支持作者。 江湖路远,希望能和作者的其他作品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