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武侠仙侠 > 武夫 > 帖子详情
武夫

武夫

圈主 柳大街
扛纛的我
帖子数162695关注883
我要回复
返回圈子
且饮一杯酒 楼主

一份不算书评的书评

#武夫五月书评活动# 刚刚入坑,目前才看了二百章,恰巧书圈有活动蹭个热闹也说点自己想说的。 前二百章在主角之外出现了很多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比如住在对门背景莫测的糙脸汉子、神经大条的指挥使宋敛、脾气怪异的书院院长还有君子魏序、少女朱夏。可以说每一个角色都十分出彩,在合适的位置上绽放出该有的光芒。可我本人最喜欢的是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皇后娘娘。 她笔墨不多,但是每次出现都恰到好处。在紧凑的剧情中添加一抹柔情,就像酷暑中的晚风。 她是一位好皇后。母仪天下掌管后宫却十分勤俭,身旁侍者不过数人。命不久矣却愿将珍贵药草赐予臣子。多次劝皇帝纳妃立后以安天下。 她是一位好妻子。少时成亲,三十年来无论夫君做什么她都会在背后支持。王妃时,他率军出击,她把王府打理的井井有条。靖难时,她联系朝内亲人为他提供情报。得位后,以皇后身份帮他安抚朝野。 她也是一位好姐姐。她是将军府上下唯一一位尊重那个私生子妹妹的人。甚至为了她可以与亲妹妹翻脸,生死不见。爱屋及乌这份感情也延续到了陈朝和谢南渡身上,只可以未能见最后一面。 在前二百章里,对这位的描写不算多,可作者凭借自己细腻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婉贤惠女子的一生。哪怕是在那些未曾着墨的过去年月,我也仍能想象到那位女子在时间长河里是多么的耀眼。 念及于此,我去查了一下皇后的原型,明成祖仁孝皇后,以下为百度百科的介绍。 明成祖仁孝皇后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精通四书五经,被人们称为“女诸生”。洪武三年(1371年),徐氏被许配明成祖朱棣。洪武九年(1376年),正式册立为王妃,称燕王妃。洪武十三年(1381年),燕王朱棣北平就藩,徐氏随之。“靖难之役”时,徐氏亲登城墙,督战。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皇帝,册徐氏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因病逝世,时年46岁,葬于北京天寿山陵墓。 书中对皇后娘娘描写不多,斗胆借着仁孝皇后的经历代入一下。 十一岁时仁孝皇后奉旨入宫陪伴朱棣读书,十四岁时与时年十六岁的朱棣成亲,后随其就番北京。燕王府作为明朝北方军事中心事务繁多,仁孝皇后协助朱棣将王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明太宗实录》有载‘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靖难兵起后,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御之事,大多受命于仁孝皇后。执掌中宫时更是做到了一位皇后该有的责任,辅君治国、教养诸子。 二人的感情同书中一样令我触动。朱棣从未在仁孝皇后生前册封过一位妃子,直至永乐七年二月,徐皇后去世逾年,朱棣才举行册封典礼,正式册封后宫诸嫔妃,并且终生不再立后。 总有些人、有些事会让翻书的我们心生触动,可能往后一千章都不会再有皇后的戏份,但是直到这本书完结,或者完结后很多年,我仍会记得那个看着陈朝、谢南渡浅笑的皇后娘娘。

2024.05.30 21:57・来自福建
本帖已被锁定!
所有回复|楼主回复
正序
    正在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