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武侠仙侠 > 剑来 > 帖子详情
剑来

剑来

圈主 阿喀琉斯123
啪啪啪先生
李十境
萌萌哒小污龟
晴不知夏去
白衣苏禾
不太公道顾见龙
栗子这妖孽
冉涵这妖孽
帖子数9661780关注157187
我要回复
返回圈子
老无解药 楼主

精华 来自 第三百零八章 杀机四伏 的评论

陈平安的烦躁我想也是心境碎片之一,之所以停止打拳,是平安自己知道,这种状况下,练不如不练。五境的这一步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虽然我想远一点才好,反正我不着急~ 南苑国对贩夫走卒鲜衣怒马青楼歌姬形形*的人通过平安的视角观察,写足了烟火气,真正的把一国风貌,桐叶洲,甚至整个浩然天下的人间镜像铺展开来,好像真正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地点,看到当时的人和彼时发生的事,我想这份铺就开来的图画,也是剑来精髓所在。 此间这南苑国京城的市井气,如今离平安愈来愈远了,这一路攀援而上,平安如今是否也有了感觉,是否内心看法也越发向山上人靠近而不自知。 平安现在在南苑国京城一直充当一个看客个角色,而且是俯瞰。所以我想这一遭很重要的一点是,泥瓶巷当年的山下人陈平安,如今回首看过来,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山下,这事很有嚼头,也很重要,这决定了平安是不是平安。 哪怕平安内心再认可老秀才,仍然会去翻阅亚圣典籍,辩证的看待这场三四之争,才尤为可贵,其实已经这种眼光想法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今后的读书路上,我想平安不仅会读三四典籍,更会看道家、佛家、法家、看农家、看小说家,博采众长又坚守本心,这才齐先生看中的读书人陈平安吧。 这几张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白河寺和心相寺。 白河寺为声明不惜毒杀主持造假舍利,是恶僧不错,可世俗看法同样推波助澜。哪怕是三大道统之一,且最重清净自在,重因果报应,重修自身圆满的佛门尚有此等行径,一方面可以理解成,看待一样事物不可因为固有印象先入为主,拿一个标尺衡量判定所有事物,走了极端。另一方面,道理是好的,初衷是对的,但是不论哪家的道理,都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更不可因为道统门户之见,对其他家的道理嗤之以鼻,兼容并包。 平安跟老僧说的一遍顺序道理,我想是老僧烧出舍利的关键,点透一线之隔达到那个瓶颈的主持,在圆寂前一刻开悟,最终功德圆满。而平安的道理一如既往的精彩,要我总结就是:你连山腰都没到,就不要摇摆不定那座山峰更雄伟、哪座更秀丽了,爬就是了别那么多屁话。 比较想不通的是心相寺和白河寺的因果,是因为四大寺庙之一的白河寺没烧出舍利,而心相寺却有此机缘?白河寺此事的因,到底对心相寺有何种业果影响,是因为此时的舍利会将心相寺捧到风口浪尖,还是由此契机心相寺成为新的白河寺,而隐隐埋下如白河寺一般因为一颗舍利所累,终究难逃窠臼走了白河寺的老路?总之可能很多,但是对剧情影响可能不大,想着玩。 最后这小沙弥,免不了德道高僧一波了,只是后期会不会出境不太清楚,新主持出乎意料的好,这就好,有白河寺,就要有心相寺,仿佛看得到若干年后一个少年僧人开坛讲法,万人空巷的盛况。 心相寺这一遭,在我看来陈平安是破我执,顺带着斩断烦恼焦躁,一切顺其自然,所以境开始下沉,开始真正的游历。书生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浩然气,地痞老大的豪气和爱情?调皮孩子的因母亲流泪的心态转变,膏粱子弟的良心。 这世间庸俗无趣嘈杂不堪,可就是走不够,看不透啊。 说回心相寺名字,很有意思,心相,亦是平安观内心相有所悟的地点。主持与平安说的道理。首先,莫要道理一人占尽,其实算是规劝平安道理不应该只拿自己为准绳,就如同对小姑娘,看起来没救了的姑娘,他的过往究竟如何,平安不知道,所以真的就有资格判定她的对错善恶吗?是不是应该像老秀才的顺序学问,对错是非掰碎了,细细算明,然后才下结论。其次,后面的道理也很精彩,是啊,才走过多远的路,就敢颐指气使的对人做道德判断,做盖棺定论?在善恶一事上,终究是要谦逊一些才好。最后,主持说:“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如何看你。”我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当然是对平安的善意提醒,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这世界自然就是有希望的,一件善恶掺杂的事,你对善意感受更深,就更愿意予以善意,你对恶意耿耿于怀,自然也就不自觉的还以恶意。这第二,是看了新章以后,我一直想的可能有些呼之欲出,那就是这个南苑国京城真的存在吗?会不会是一座楚门的世界,或者一处福地?其实平安当初一路北上,在某地无意看了一口井水,然后便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观道观,你看着它,它也在看着你啊! 另外两个小童,坏女孩和好男孩,如今走过南苑国半程的陈平安,道理兴许是更通透的,那么看待男孩和女孩的观感和做法,也随之不同。本来会宽慰男孩说没关系,却终于应用了顺序学问,仔细讲解了男孩和其母种种行止的对错善恶,一副夫子做派,齐先生看来会欣慰得流泪吧,哈哈。而坏女孩,我想平安不会急着对其下结论,总要观察更多,了解更多,才好下结论。从烦躁、到寻求解答、再到趋于平静,平安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也是凶险的,甚至可能一不小心堕入深渊,迷失在这南苑国也不一定。但我想离左右的明悟尚有一段距离,我想平安心思澄澈,看透此方天地之时,就是长生桥恢复如初之日。 再来看看这张武林恩怨。 这汪江湖的水深浅,烽火说的很明白了。 就拣几个重要的点,以及之前的猜测。 首先丁老头的银制莲花冠应该有讲究,至于是法宝还是某种跟道家陆沉一脉的联系,还不得而知,但是结合之前说观道观里修复长生桥的道人,会不会也是陆沉这一脉的,会不会更有甚者,是陆沉之前这一脉的上一任掌教?那么丁老头是不是有过某种机缘在观道观有所得?所以我想平安进入观道观的机缘,可能就在丁老头身上也说不定,或者有某种联系?不过我还真是很期待平安跟此方天下的天下第一来一场拳脚较量,也许就是平安夯实四境的机遇。 而这桩风波的发展,开始还是为了罗汉金身和经书,那么如今究竟为何,我就有点看不懂了。 首先樊仙子跟平安的对话不难看出,谪仙人一词说不得是困扰这位仙子许久的,结合和太子的对话,既然总能遇到似曾相识的事物,那么樊仙子和太子本人,可能就是谪仙人,而这座南苑国,可能真的是一座福地,也就是观道观所在。 然后,牯牛山上的宗师密会,竟然提及要杀之人有镜水台童青青,没记错的话这是正派人物才对。那么这桩风波的真意,原来不在宝物,而在谪仙人,为什么要杀这些人?不为正邪,只为他们的谪仙人身份,更确切的意思是,他们要杀的是即将觉醒勘破之人。但即便如此,山上聚集的这包括俞真意、陆舫、国师种秋的七八人,究竟在这福地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是不太明朗?是高高在上的仙人?守护福地谪仙人飞升路径的守门人? 总之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从他们选择拿平安先开到开始~ 而且平安进入此局,是那道人有意为之,还是误打误撞,我觉得前者可能性更高一些。 那么现在疑问在于,这福地谪仙人究竟因何在此轮回?由为何有人坐镇镇压防止觉醒?是更当初提到的镇压兵家大佬一般的涉及大道之争的手段还是另有隐情? 已经被盯上,并且马上要与之短兵相接的陈平安,要修补长生桥,是要在这福地之中破局?还是因为深陷此地走过一遭后有所悟? 观道观的道人在这局中是什么身份?感觉幕后操纵的话,以他的身份和能耐,应该不至于。难道只是为了观彼之道哺自身刻意一次次组织江湖风波,远观江湖人的恩怨抉择? 总之有太多疑惑,烽火挖的好坑。 近的,期待平安一拳敌四手,我虽不是谪仙人,但这份仙人手段也好叫你们领略一番。 远的,期待水落石出,也期待陈平安破局悟道定风波。 (本来想明天好好修改一下再发,可是看到这章实在忍不住,太晚了,没时间再核对了,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教吧,谢谢)

章评来自:第三百零八章 杀机四伏
2018.05.28 00:53・来自黑龙江
本帖已被锁定!
所有回复|楼主回复
正序
    正在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