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上阳台观道终于告一段落,是平安和陆抬的彼此观道、是山上山下泾渭分明的世道,更是整个剑来故事真正的大幕拉开。 先说说这几章的人,最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是陶斜阳,我想现在陶斜阳的底细,最清楚的莫过于陆抬,不外乎阴阳家的洞悉人心。陶斜阳此人隐忍内敛,这么多年在飞鹰堡引而不发,大战中自家老祖稳占上风时,仍然可以*下自己一时大意打碎的石狮子。战事结束后改换门庭摇身一变成为陆抬的弟子,既是陶斜阳审时度势,我想也是陆抬为了自己的大道刻意为之。然后是黄尚,我不觉得他这个选择是错的,我想他的师傅对他的这番选择也是先错愕失望,后欣慰期许,因为老道人厚道,也因为黄尚的志向,这样对彼此都好,我想如果经过这次劫难,黄尚依然留在老道人身边,两人之间反而会别扭。之后就应该是已经去世的妇人,与那四境武夫母亲一样,骨肉亲情,是超越了很多世俗法则的,会气愤她们的不理性,但是套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女性的温柔和感性,也是这个世界的基石,所以我敬畏他们的选择,哪怕这选择是完全没道理的,作为母亲,她们都值得敬重。这也是山下山上的不同,此事更能反衬山上的大道至上冷酷无情。至于其他人,人间百态不一而足。 再说说老邪修,看到他就会想起书简湖截江真君刘志茂,也会想起上一战的山泽野修,没有了不得的身世*,没有道法通天的老祖,一身修为法宝都是一路残酷厮杀和蝇营狗苟得来的,一路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偏激阴狠的性子,说是千般无奈万般可怜,可一年之间善恶分明,比之张山峰、徐远霞,这种以自己不幸作为自己恶性的开脱借口之人,就四个字:“什么东西”。 现在说说法宝,老邪修的最重要法宝,五岳观,陆抬说明此法宝来自中土神州,甚至是某位山神本命之物,说到中土神州的山神,跟平安有关系的穗山正神不会是,其中中岳我也不认为是穗山,因为我感觉这顶五岳观虽好,但不够穗山那种级别。而且陆抬也说了,此物年代久远,那么甚至有可能,是上古掌管中土某处大山的‘山神’之物,彼时的山神可能远非现在只管辖一山的山神可比,甚至可能是敕令百里、千里山河的强大神祗。 陆抬的五彩带,既然是家族祠堂老祖赐下并与陆抬休戚相关,陆抬又对天下未来走势有过自己的观望,那么平安此次缚妖索换五彩带,说不得会是一桩在以后的岁月长河某处起关键作用的善举。 痴心剑这次品相大涨,又有陆抬的一番劝诫,我想,恩,平安还是会卖。因为陆抬第二次观望平安未来时,仿佛看到平安道心之高远坚韧,心魔法相之强。就像平安一直信奉的:有些违背本心的事,一次都不要做。当初随朝阳而来的龙腾福运不要,这等邪门法宝,还是卖了作数。当然,也不排除平安为了不让此剑遗祸人间,刻意留在身边。 对于平安陆抬两人,作为这个大篇章的观道主要人物,二人关系在大战落幕之后,有了真正的真情流露,或者说战时平安放心陆抬会延缓中岳下沉为他争取时间、仅用眼神交流而明了平安用缚妖索换彩带的心思,就已经说明二人大道互补、道心契合。之后陆抬隐晦的表达自己是怪物的事实,我还是想说下自己的一些观点,我想陆抬可能还是类似阴阳同体的,当时陆抬的谶语是‘上阳台观道,桐叶洲封侯’,我想封侯这种性别意味明显的说法,是不是一种对于陆抬这次观道结果的暗示?此次观道之后,真正的阴阳确立,一举封侯,从此彻底没了女儿心性?可凡事就怕万一,这个万一可能就是平安了吧,之后两人的对话不难看出,陆抬对平安的的情愫,在平安面前的那些作态,可不是之前吞宝鲸上的故意,而是近乎真情。那么陆抬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这次观道,到底是观的平安的道心,还是让陆抬认识平安这个人,种下情根之后再亲手斩断的大道选择?可能性有很多,但总之陆抬这个人物会很重要,因为现在平安与陆抬占篇幅的比重,仅次于平安与宁姚。 先放下陆抬,看看平安。 观白骨生肉解运气法门,平安这手也是技术活,崔老头功德大大的。这次四境落地生根,平安最强四境或是破五有望,之前我还纠结了一下跟曹慈的四境之争,但是忘了曹慈离开剑气长城以后就已经是五境了,而且引起的阵仗之大,不负曹慈之名。但是这样一来事情也简单了,话分两头,老龙城那头风起云涌,范家前景晦涩不明,但最是这种时候,范儿脱颖而出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范儿心性纯粹,某种程度上也契合武道之纯粹专一,所以现在支撑我相信平安会是四境最强的信念就是平安自己说过必须每境最强。可这事儿也好解决,平安上四境最强后顺势破五,因为平安武道境界是要领先范儿一点的,所以还是有可操作性的,皆大欢喜,啊哈哈。除此之外这次平安除了坐地分赃拿到好些谷雨钱,好像对剑道之类的修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有点慢呀,也有点着急。佩服烽火,一路境界攀升写的稳扎稳打,真正的符合平安水滴石穿的心性,也能看出剑来是一盘很大的棋。 说到棋,不能不说的一个人,就是憨厚的中年汉子,那个当初出现在骊珠洞天,现在又现身飞鹰堡的阴阳大家。此人牵动了平安人生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是陆沉口中:‘一人抗衡整个陆家的阴阳家’,更是陆抬的传道人。所以我不*想,在此人眼里的那盘棋,究竟起于何处?他出现在骊珠洞天考验平安,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显然不是陆沉的棋子或盟友,因为陆沉的大师兄有时都猜不透此人,我想也并非文圣、齐静春一脉,因为齐先生的平安的期许和信念,根本不屑用这种手段考校。那么他难道只是为了陆抬若干年后的这场观道而布局?又或者他看到了比陆抬更清晰的未来景象,知晓平安在天下大乱之后的中流砥柱之姿,所以特意来行此事?有点时空悖论的感觉,既然已经看到那个未来,那么骊珠洞天的考验,就更像是例行公事一样。那么如果平安做了不一样的选择怎么办?世界观崩塌吗? 好吧,以上都是脑洞。 下一个脑洞是,,, 还是陆沉带贺小凉的那趟时间长河之旅,那时候齐先生在某个瞬间是具象化了的,并且有“不过尔尔“评价。齐静春身死骊珠洞天却存于时间长河,先生文圣散去肉身修为话语天地之间,师徒俩这是布了个时空大局啊。回想当年的玉簪,连阿良都看不出端倪,那么真的只是可以保留齐先生一缕残魂的东西?作为文圣一脉的传承之物,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骊珠洞天啊,这个最开始就鱼龙混杂、蛟龙出海的龙陨龙兴之地,真的已经是过去时的一个场景了吗?我看不然,平安以后是要在曾经的骊珠洞天,现在的龙泉郡兴建山门的,今后的天下大势,此地是作为柱石根基一样的存在的,结合齐先生坐于时间长河,老秀才游历宝瓶洲,文圣这一脉是要搞事情的!至于真相是不是这样,大家拭目以待,希望是真的,更希望被打脸。 平安又一次独行,想来平安这一路走来,其实每一段路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独行,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有人陪的。所以我想接下来这段路,平安真正意义上的独行将要开始,那么陆抬滞留飞鹰堡,是消化观道收货、是等待传道恩师,是不是也有继续观望平安的桐叶之行? 看他陈平安遇山开山,有水过水; 看他陈平安惩强扶弱,潇洒人间; 看他陈平安无匹拳罡,震慑仙人; 看他陈平安三尺青锋,有蛟龙处斩蛟龙; 看他陈平安大道直行,吾命由我不由天!
精华 来自 第三百零二章 分道 的评论
这段上阳台观道终于告一段落,是平安和陆抬的彼此观道、是山上山下泾渭分明的世道,更是整个剑来故事真正的大幕拉开。 先说说这几章的人,最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是陶斜阳,我想现在陶斜阳的底细,最清楚的莫过于陆抬,不外乎阴阳家的洞悉人心。陶斜阳此人隐忍内敛,这么多年在飞鹰堡引而不发,大战中自家老祖稳占上风时,仍然可以*下自己一时大意打碎的石狮子。战事结束后改换门庭摇身一变成为陆抬的弟子,既是陶斜阳审时度势,我想也是陆抬为了自己的大道刻意为之。然后是黄尚,我不觉得他这个选择是错的,我想他的师傅对他的这番选择也是先错愕失望,后欣慰期许,因为老道人厚道,也因为黄尚的志向,这样对彼此都好,我想如果经过这次劫难,黄尚依然留在老道人身边,两人之间反而会别扭。之后就应该是已经去世的妇人,与那四境武夫母亲一样,骨肉亲情,是超越了很多世俗法则的,会气愤她们的不理性,但是套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女性的温柔和感性,也是这个世界的基石,所以我敬畏他们的选择,哪怕这选择是完全没道理的,作为母亲,她们都值得敬重。这也是山下山上的不同,此事更能反衬山上的大道至上冷酷无情。至于其他人,人间百态不一而足。 再说说老邪修,看到他就会想起书简湖截江真君刘志茂,也会想起上一战的山泽野修,没有了不得的身世*,没有道法通天的老祖,一身修为法宝都是一路残酷厮杀和蝇营狗苟得来的,一路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偏激阴狠的性子,说是千般无奈万般可怜,可一年之间善恶分明,比之张山峰、徐远霞,这种以自己不幸作为自己恶性的开脱借口之人,就四个字:“什么东西”。 现在说说法宝,老邪修的最重要法宝,五岳观,陆抬说明此法宝来自中土神州,甚至是某位山神本命之物,说到中土神州的山神,跟平安有关系的穗山正神不会是,其中中岳我也不认为是穗山,因为我感觉这顶五岳观虽好,但不够穗山那种级别。而且陆抬也说了,此物年代久远,那么甚至有可能,是上古掌管中土某处大山的‘山神’之物,彼时的山神可能远非现在只管辖一山的山神可比,甚至可能是敕令百里、千里山河的强大神祗。 陆抬的五彩带,既然是家族祠堂老祖赐下并与陆抬休戚相关,陆抬又对天下未来走势有过自己的观望,那么平安此次缚妖索换五彩带,说不得会是一桩在以后的岁月长河某处起关键作用的善举。 痴心剑这次品相大涨,又有陆抬的一番劝诫,我想,恩,平安还是会卖。因为陆抬第二次观望平安未来时,仿佛看到平安道心之高远坚韧,心魔法相之强。就像平安一直信奉的:有些违背本心的事,一次都不要做。当初随朝阳而来的龙腾福运不要,这等邪门法宝,还是卖了作数。当然,也不排除平安为了不让此剑遗祸人间,刻意留在身边。 对于平安陆抬两人,作为这个大篇章的观道主要人物,二人关系在大战落幕之后,有了真正的真情流露,或者说战时平安放心陆抬会延缓中岳下沉为他争取时间、仅用眼神交流而明了平安用缚妖索换彩带的心思,就已经说明二人大道互补、道心契合。之后陆抬隐晦的表达自己是怪物的事实,我还是想说下自己的一些观点,我想陆抬可能还是类似阴阳同体的,当时陆抬的谶语是‘上阳台观道,桐叶洲封侯’,我想封侯这种性别意味明显的说法,是不是一种对于陆抬这次观道结果的暗示?此次观道之后,真正的阴阳确立,一举封侯,从此彻底没了女儿心性?可凡事就怕万一,这个万一可能就是平安了吧,之后两人的对话不难看出,陆抬对平安的的情愫,在平安面前的那些作态,可不是之前吞宝鲸上的故意,而是近乎真情。那么陆抬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这次观道,到底是观的平安的道心,还是让陆抬认识平安这个人,种下情根之后再亲手斩断的大道选择?可能性有很多,但总之陆抬这个人物会很重要,因为现在平安与陆抬占篇幅的比重,仅次于平安与宁姚。 先放下陆抬,看看平安。 观白骨生肉解运气法门,平安这手也是技术活,崔老头功德大大的。这次四境落地生根,平安最强四境或是破五有望,之前我还纠结了一下跟曹慈的四境之争,但是忘了曹慈离开剑气长城以后就已经是五境了,而且引起的阵仗之大,不负曹慈之名。但是这样一来事情也简单了,话分两头,老龙城那头风起云涌,范家前景晦涩不明,但最是这种时候,范儿脱颖而出的可能性越大,而且范儿心性纯粹,某种程度上也契合武道之纯粹专一,所以现在支撑我相信平安会是四境最强的信念就是平安自己说过必须每境最强。可这事儿也好解决,平安上四境最强后顺势破五,因为平安武道境界是要领先范儿一点的,所以还是有可操作性的,皆大欢喜,啊哈哈。除此之外这次平安除了坐地分赃拿到好些谷雨钱,好像对剑道之类的修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有点慢呀,也有点着急。佩服烽火,一路境界攀升写的稳扎稳打,真正的符合平安水滴石穿的心性,也能看出剑来是一盘很大的棋。 说到棋,不能不说的一个人,就是憨厚的中年汉子,那个当初出现在骊珠洞天,现在又现身飞鹰堡的阴阳大家。此人牵动了平安人生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是陆沉口中:‘一人抗衡整个陆家的阴阳家’,更是陆抬的传道人。所以我不*想,在此人眼里的那盘棋,究竟起于何处?他出现在骊珠洞天考验平安,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显然不是陆沉的棋子或盟友,因为陆沉的大师兄有时都猜不透此人,我想也并非文圣、齐静春一脉,因为齐先生的平安的期许和信念,根本不屑用这种手段考校。那么他难道只是为了陆抬若干年后的这场观道而布局?又或者他看到了比陆抬更清晰的未来景象,知晓平安在天下大乱之后的中流砥柱之姿,所以特意来行此事?有点时空悖论的感觉,既然已经看到那个未来,那么骊珠洞天的考验,就更像是例行公事一样。那么如果平安做了不一样的选择怎么办?世界观崩塌吗? 好吧,以上都是脑洞。 下一个脑洞是,,, 还是陆沉带贺小凉的那趟时间长河之旅,那时候齐先生在某个瞬间是具象化了的,并且有“不过尔尔“评价。齐静春身死骊珠洞天却存于时间长河,先生文圣散去肉身修为话语天地之间,师徒俩这是布了个时空大局啊。回想当年的玉簪,连阿良都看不出端倪,那么真的只是可以保留齐先生一缕残魂的东西?作为文圣一脉的传承之物,它真正的作用是什么?骊珠洞天啊,这个最开始就鱼龙混杂、蛟龙出海的龙陨龙兴之地,真的已经是过去时的一个场景了吗?我看不然,平安以后是要在曾经的骊珠洞天,现在的龙泉郡兴建山门的,今后的天下大势,此地是作为柱石根基一样的存在的,结合齐先生坐于时间长河,老秀才游历宝瓶洲,文圣这一脉是要搞事情的!至于真相是不是这样,大家拭目以待,希望是真的,更希望被打脸。 平安又一次独行,想来平安这一路走来,其实每一段路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独行,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有人陪的。所以我想接下来这段路,平安真正意义上的独行将要开始,那么陆抬滞留飞鹰堡,是消化观道收货、是等待传道恩师,是不是也有继续观望平安的桐叶之行? 看他陈平安遇山开山,有水过水; 看他陈平安惩强扶弱,潇洒人间; 看他陈平安无匹拳罡,震慑仙人; 看他陈平安三尺青锋,有蛟龙处斩蛟龙; 看他陈平安大道直行,吾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