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剑来,看动画,猜谜语等更。 1179章到1186章非常奇妙,值得反复推敲! 如何奇妙呢? 先简单说下结论,仅供参考。 1179章,设下谜面 1181章,埋个伏笔 1185章,解开谜底 1179章一幅合道飞升图, 陈平安到底如何飞升合道,成为一个谜。 1181章合龙, 直接用题目埋了一个伏笔。 1185章生涯见字如晤,解谜。 首先, 生涯可以理解为行脚生涯, 意思是一生行走万里路。 其次, 晤有两个意思, 一是和人会晤面谈,现代人经常使用。 二是和觉悟同一个意思,古人经常用。 这里“见字如晤”的晤应该是后者: “生涯见字如悟”。 再结合这几章内容, 便解开了1179章的合道之谜, 问:陈平安如何飞升合道? 答:在求知与践行的生涯中, 见字悟道,刻字(求)证道,以字合道。 又因为, 道德经里说过,道生一。 一无限接近道,先合一再合道, 合道之前自然要先, 字行观一,字行(求)证一,知行合一。 那么, 用什么字开始合道呢? 再看1181章的伏笔:合龙。 因为, 道法如龙(引自1152章箭垛), 所以,这个字是, 合道=合龙=龛(竖着排的合龙)。 以上是结论,如果喜欢推理和杂谈, 请继续往下看。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以下内容权当是左手指月,抛砖引玉。 一、1185章解读-文字 读了1179章之后, 关于陈平安合什么道,成为讨论焦点 书友评论有这么几种: 大骊兴盛,大骊国运,政通人和, 地利的,人和的,不一而足。 有书友评论说的好, 所合之道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 那么, 道如果仅在大骊王朝范围内, 似乎有点小了。 我的想法是, 虽然, 道是千变万化,种类繁多的, 但是, 只要先从合字入手, 也就是, 找到合的简化归纳过程, 就能明白, 合的是什么道了。 那么, 哪里有简化的思维过程呢, 就在1185章。 这章一开头,齐廷济先回想了, 1182章的以戏说法, 并感叹“见字如晤”。 这里“晤”显然是领悟道法的意思, 此处扣题了,说明, 1185章题目中的“晤”, 应该也是“悟”, “生涯见字如悟。” 回顾一下1182章的以戏说法 戏联的出处和解释如下: 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 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 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 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 出自《戏台·联》明·张蕴生 这副戏台对联的大概意思是: 修行者对有形无形的感悟是,无论善行还是恶行,形影相随,应声合答,紧密相连,谁也逃不开因果报应。 通过对人生和生死的领悟,无论历经多少次生死轮回,变换了多少身份和姓名,都还是那个灵魂。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起伏与变化时,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因为这一切都将影响到我们最终的命运与归宿。 戏联用了两个精辟的对联句, 讲明白了这些道理。 继续往下看, 谈到谢狗画的三山符时, 小陌说,远古之道只需一句真传, 出处是,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句书。” 大致的意思是, 真实的道理往往比较简单,只需要一句话,虚假的传言,往往需要一万句谎言来掩盖。 深一层的意思是, 核心的技术只需要一句话就概括了,虚构的知识往往会洋洋洒洒高谈阔论。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大道至简”。 从戏联的两句对比, 到小陌的一句是真, 这很明显是在讨论, 合道的简化。 再后来,谢狗要立碑刻字, 陈平安说出了自己的刻字心得, 不同的修道境界, 刻字里蕴含的道韵也不同, 玉璞境时刻字,由于境界低,剑意就浅淡些,但是杀心重,刚刚跻身上五境,有一份独到的睥睨气概。(睥睨 pi ni都是四声,意思是对世俗凡人世界的俯视和厌恶。) 仙人时,气势更足,但是开始神华内敛。 飞升后,再来直抒胸臆,一口气放出,既有气吞山河的胸襟,也有千百年来寻同道不见的孤寂萧索之意。 如此一来,仙师偶然看碑,定然震撼不已,心神往之。虽说碑文内容寥寥,却如看世间最精彩最短篇的一部神仙列传。 这段说明, 立碑刻字,内容廖廖,却最精彩。 也是在讨论,合道的简化。 而且, 还额外点明了, 刻字与修道存在关系。 本章最后, 陈平安回到宁府的书桌前, 重新开始刻字, 刻字里说出一个道理: 教书育人的过程, 也是自我证道的过程。 “大哉先生。” “字外功夫。” “杏花烟雨书声里,读破万卷,教过千人。” “今日教书即读明日书。” 套用书评里的一句话, 刻下的是言语,浮上的是心头。 刻字原来是可以自我证道的! 总结一下,1185章, 以戏说法的两句话, 到画符的一句真传, 再到重返书房刻字, 说明, 见字可以悟道, 刻字可以证道, 大道可以至简。 简化到哪里呢? 道可以简化到文字当中, 那么当然也能以字合道。 那么,选择哪个字合道呢? 请接着看下一节。 二、1181章解读-合龙 经过1185章的思考, 大致得出结论, 1185章之前的合道之行, 一定与某些文字有关。 首先从各章标题里进行筛选, 发现1181章题目合龙,很妙。 合龙两个字拆开看, 合,甲骨文如图1 画的是鼻子和嘴巴, 或者是张开的上下嘴唇。 代表一呼一吸的意思。 龙,甲骨文如图2 画的是象形的龙, 代表一种尊贵的图腾。 剑来里说“道法如龙”, 出处是, 孔子与老子谈话之后, 孔子说的一句话, “至于龙吾不能知, 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大致意思是, 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乘风踏云,直上九天的龙。 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如龙,自然,道法也如龙。 合龙,和在一起看, 就有如下的涵义, 合龙=合道, 道法如龙,一呼一吸, 一吐一纳,一阴一阳。 再仔细看合龙二字, 如果竖着排列, 二个字就简化为一个字, “龛”。 这不就是大道至简吗! 原来谜底就藏在眼前啊! 陈平安飞升合道选的字是“龛”啊。 当然,“龛”字一定不是唯一解, 因为, 这只是从仙人境到飞升境, 合道的生涯之路还长着呢。 既然找出了“龛”字, 那就研究下如何用龛合道。 三、1179章到1186章,立龛和龛定 “龛”字的涵义有以下几种, 龛为名词时, 1.龛,龙貌也。-《说文》 就是合龙的字面意思。 2.龛,容器和有限空间, 比如, 龛居,以石屋为居。 龛窟,悬在壁上的洞穴。 最常用的是, 供奉佛像或神位, 盛放神圣物品的 佛龛和神龛。 龛为动词时, 1.龛,容纳,盛装的意思。 龛,受也。-《方言》 2.龛,攻克,平定。同戡字。 比如, 龛定,平定,战胜。 龛世,平定天下,安定社会。 龛乱,平定乱世。 接下来, 看看“龛”字在书中是否有体现, 1.龛定 回顾一下1179章到1186章, 很显然, 从大骊王朝到金錾王朝, 从浩然天下到五彩天下, 陈平安一直在龛定,龛世,龛乱。 2.立龛 龛作为盛放神圣物品的容器, 陈平安要供奉什么呢? 说到供奉什么, 马上想到了仙尉的那句深奥的话, “供奉人间千万愁。” 1151章 登顶, 仙尉说, “是了是了, 吾辈勿以有限身,供奉人间千万愁。” 以陈平安逆天而行的性格, “供奉天下千万愁”又何妨。 那么,什么是愁呢? 愁在佛学里叫“无明”,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心经》。 《剑来》如何定义“无明”的呢? 1036章 各自修行。 “有个说法,形容一个人无缘无故的怒气,叫无名之火,名称的名,其实也可以形容为无明之火,明亮的明。想来一个人所有的委屈,点点滴滴积攒而来,只会积少成多,只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都转为很难自知的情绪了,自以为无所谓了,哪能呢,那么是纸包不住火的。这种不自知,大概就叫无明。” 1023章 童年是个楔子 “留在落魄山的山主陈平安,是痴,故而此人负责搜集所有分身一切所见所思所想,要破无明障。” 1080章再出山 一朝幡然醒悟,如梦大觉,即见来路,可见去路。或厌世,入山访仙,侥幸遇见接引上山的仙家缘分,或是次一等,在红尘万丈中万念俱灰,萎靡不振,脱不开缠缚,敲不碎无明壳。 《心经》和《剑来》都在说要先解决了愁, 才能变善知识。 1077章 他乡家乡酒乡心乡 要将种种驳杂见识、学问,一一变成佛门所谓的善知识,要破无明障。 才能开智慧花。 907章 浩荡百川流 “佛经有云,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才能解脱生老病死。 963章 饮尽一杯酒 “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才能修成空的境界。 《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我理解“无明”呢, 是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会出现的, 负面情绪。 那如何解决愁、无明、负面情绪呢? 陈平安用自己的心龛, 供奉天下的千万愁, 点亮所有人的心坎。 那么,陈平安立龛, 还可以供奉什么呢? 1.文字,立文龛,立字龛。 因为, 1163章寓言 人间最好的文字,不管篇幅长短,不管是文采斐然,还是朴实无华,归根结底,皆是一篇寓言。可以总结历史,能够预言未来。 2.剑道气运,立剑龛 从剑气长城到龙象剑宗 从飞升城到落魄山, 从宝瓶洲到北俱芦洲, 陈平安以剑道气运立于龛中。 先在大骊王朝立龛合龙, 以剑道气运为连接纽带, 再龛定浩然和五彩天下。 3.人性,立人龛 1181章 合龙 这些地界,都有明亮程度不同、范围大小各异的光亮,或是点,或是线,或是成片。 有些地方的光亮正在逐渐黯淡,或是愈发亮堂起来。有些地方则骤然亮起,倏忽暗灭,旋而又起点点光亮。 陈平安轻声道:“小陌,谢狗,我问你们,如何才算纯粹的强者?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能够被很多人记住名字,是长长久久的青史留名?百年千年之后还被人在嘴边提及?” “还是因他们而起的那些事,如丝线在世道蔓延开来,深刻地影响到一代人数代人的心?” 陈平安既然提出了问题,就会去解决问题。 自然是,在所立之龛中修人性。 总结一下, 以龛合道,先立龛,再龛定。 龛中可以修心,修行,修(气)运,修善,修人。
精华 生涯见字如悟-1179章到1186章解谜
读剑来,看动画,猜谜语等更。 1179章到1186章非常奇妙,值得反复推敲! 如何奇妙呢? 先简单说下结论,仅供参考。 1179章,设下谜面 1181章,埋个伏笔 1185章,解开谜底 1179章一幅合道飞升图, 陈平安到底如何飞升合道,成为一个谜。 1181章合龙, 直接用题目埋了一个伏笔。 1185章生涯见字如晤,解谜。 首先, 生涯可以理解为行脚生涯, 意思是一生行走万里路。 其次, 晤有两个意思, 一是和人会晤面谈,现代人经常使用。 二是和觉悟同一个意思,古人经常用。 这里“见字如晤”的晤应该是后者: “生涯见字如悟”。 再结合这几章内容, 便解开了1179章的合道之谜, 问:陈平安如何飞升合道? 答:在求知与践行的生涯中, 见字悟道,刻字(求)证道,以字合道。 又因为, 道德经里说过,道生一。 一无限接近道,先合一再合道, 合道之前自然要先, 字行观一,字行(求)证一,知行合一。 那么, 用什么字开始合道呢? 再看1181章的伏笔:合龙。 因为, 道法如龙(引自1152章箭垛), 所以,这个字是, 合道=合龙=龛(竖着排的合龙)。 以上是结论,如果喜欢推理和杂谈, 请继续往下看。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以下内容权当是左手指月,抛砖引玉。 一、1185章解读-文字 读了1179章之后, 关于陈平安合什么道,成为讨论焦点 书友评论有这么几种: 大骊兴盛,大骊国运,政通人和, 地利的,人和的,不一而足。 有书友评论说的好, 所合之道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 那么, 道如果仅在大骊王朝范围内, 似乎有点小了。 我的想法是, 虽然, 道是千变万化,种类繁多的, 但是, 只要先从合字入手, 也就是, 找到合的简化归纳过程, 就能明白, 合的是什么道了。 那么, 哪里有简化的思维过程呢, 就在1185章。 这章一开头,齐廷济先回想了, 1182章的以戏说法, 并感叹“见字如晤”。 这里“晤”显然是领悟道法的意思, 此处扣题了,说明, 1185章题目中的“晤”, 应该也是“悟”, “生涯见字如悟。” 回顾一下1182章的以戏说法 戏联的出处和解释如下: 果证幽明,看善善恶恶, 随形答响,到底来那个能逃; 道通昼夜,任生生死死, 换姓移名,下场去此人还在。 出自《戏台·联》明·张蕴生 这副戏台对联的大概意思是: 修行者对有形无形的感悟是,无论善行还是恶行,形影相随,应声合答,紧密相连,谁也逃不开因果报应。 通过对人生和生死的领悟,无论历经多少次生死轮回,变换了多少身份和姓名,都还是那个灵魂。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起伏与变化时,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因为这一切都将影响到我们最终的命运与归宿。 戏联用了两个精辟的对联句, 讲明白了这些道理。 继续往下看, 谈到谢狗画的三山符时, 小陌说,远古之道只需一句真传, 出处是,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句书。” 大致的意思是, 真实的道理往往比较简单,只需要一句话,虚假的传言,往往需要一万句谎言来掩盖。 深一层的意思是, 核心的技术只需要一句话就概括了,虚构的知识往往会洋洋洒洒高谈阔论。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 “大道至简”。 从戏联的两句对比, 到小陌的一句是真, 这很明显是在讨论, 合道的简化。 再后来,谢狗要立碑刻字, 陈平安说出了自己的刻字心得, 不同的修道境界, 刻字里蕴含的道韵也不同, 玉璞境时刻字,由于境界低,剑意就浅淡些,但是杀心重,刚刚跻身上五境,有一份独到的睥睨气概。(睥睨 pi ni都是四声,意思是对世俗凡人世界的俯视和厌恶。) 仙人时,气势更足,但是开始神华内敛。 飞升后,再来直抒胸臆,一口气放出,既有气吞山河的胸襟,也有千百年来寻同道不见的孤寂萧索之意。 如此一来,仙师偶然看碑,定然震撼不已,心神往之。虽说碑文内容寥寥,却如看世间最精彩最短篇的一部神仙列传。 这段说明, 立碑刻字,内容廖廖,却最精彩。 也是在讨论,合道的简化。 而且, 还额外点明了, 刻字与修道存在关系。 本章最后, 陈平安回到宁府的书桌前, 重新开始刻字, 刻字里说出一个道理: 教书育人的过程, 也是自我证道的过程。 “大哉先生。” “字外功夫。” “杏花烟雨书声里,读破万卷,教过千人。” “今日教书即读明日书。” 套用书评里的一句话, 刻下的是言语,浮上的是心头。 刻字原来是可以自我证道的! 总结一下,1185章, 以戏说法的两句话, 到画符的一句真传, 再到重返书房刻字, 说明, 见字可以悟道, 刻字可以证道, 大道可以至简。 简化到哪里呢? 道可以简化到文字当中, 那么当然也能以字合道。 那么,选择哪个字合道呢? 请接着看下一节。 二、1181章解读-合龙 经过1185章的思考, 大致得出结论, 1185章之前的合道之行, 一定与某些文字有关。 首先从各章标题里进行筛选, 发现1181章题目合龙,很妙。 合龙两个字拆开看, 合,甲骨文如图1 画的是鼻子和嘴巴, 或者是张开的上下嘴唇。 代表一呼一吸的意思。 龙,甲骨文如图2 画的是象形的龙, 代表一种尊贵的图腾。 剑来里说“道法如龙”, 出处是, 孔子与老子谈话之后, 孔子说的一句话, “至于龙吾不能知, 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大致意思是, 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乘风踏云,直上九天的龙。 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如龙,自然,道法也如龙。 合龙,和在一起看, 就有如下的涵义, 合龙=合道, 道法如龙,一呼一吸, 一吐一纳,一阴一阳。 再仔细看合龙二字, 如果竖着排列, 二个字就简化为一个字, “龛”。 这不就是大道至简吗! 原来谜底就藏在眼前啊! 陈平安飞升合道选的字是“龛”啊。 当然,“龛”字一定不是唯一解, 因为, 这只是从仙人境到飞升境, 合道的生涯之路还长着呢。 既然找出了“龛”字, 那就研究下如何用龛合道。 三、1179章到1186章,立龛和龛定 “龛”字的涵义有以下几种, 龛为名词时, 1.龛,龙貌也。-《说文》 就是合龙的字面意思。 2.龛,容器和有限空间, 比如, 龛居,以石屋为居。 龛窟,悬在壁上的洞穴。 最常用的是, 供奉佛像或神位, 盛放神圣物品的 佛龛和神龛。 龛为动词时, 1.龛,容纳,盛装的意思。 龛,受也。-《方言》 2.龛,攻克,平定。同戡字。 比如, 龛定,平定,战胜。 龛世,平定天下,安定社会。 龛乱,平定乱世。 接下来, 看看“龛”字在书中是否有体现, 1.龛定 回顾一下1179章到1186章, 很显然, 从大骊王朝到金錾王朝, 从浩然天下到五彩天下, 陈平安一直在龛定,龛世,龛乱。 2.立龛 龛作为盛放神圣物品的容器, 陈平安要供奉什么呢? 说到供奉什么, 马上想到了仙尉的那句深奥的话, “供奉人间千万愁。” 1151章 登顶, 仙尉说, “是了是了, 吾辈勿以有限身,供奉人间千万愁。” 以陈平安逆天而行的性格, “供奉天下千万愁”又何妨。 那么,什么是愁呢? 愁在佛学里叫“无明”,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心经》。 《剑来》如何定义“无明”的呢? 1036章 各自修行。 “有个说法,形容一个人无缘无故的怒气,叫无名之火,名称的名,其实也可以形容为无明之火,明亮的明。想来一个人所有的委屈,点点滴滴积攒而来,只会积少成多,只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都转为很难自知的情绪了,自以为无所谓了,哪能呢,那么是纸包不住火的。这种不自知,大概就叫无明。” 1023章 童年是个楔子 “留在落魄山的山主陈平安,是痴,故而此人负责搜集所有分身一切所见所思所想,要破无明障。” 1080章再出山 一朝幡然醒悟,如梦大觉,即见来路,可见去路。或厌世,入山访仙,侥幸遇见接引上山的仙家缘分,或是次一等,在红尘万丈中万念俱灰,萎靡不振,脱不开缠缚,敲不碎无明壳。 《心经》和《剑来》都在说要先解决了愁, 才能变善知识。 1077章 他乡家乡酒乡心乡 要将种种驳杂见识、学问,一一变成佛门所谓的善知识,要破无明障。 才能开智慧花。 907章 浩荡百川流 “佛经有云,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才能解脱生老病死。 963章 饮尽一杯酒 “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才能修成空的境界。 《心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我理解“无明”呢, 是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会出现的, 负面情绪。 那如何解决愁、无明、负面情绪呢? 陈平安用自己的心龛, 供奉天下的千万愁, 点亮所有人的心坎。 那么,陈平安立龛, 还可以供奉什么呢? 1.文字,立文龛,立字龛。 因为, 1163章寓言 人间最好的文字,不管篇幅长短,不管是文采斐然,还是朴实无华,归根结底,皆是一篇寓言。可以总结历史,能够预言未来。 2.剑道气运,立剑龛 从剑气长城到龙象剑宗 从飞升城到落魄山, 从宝瓶洲到北俱芦洲, 陈平安以剑道气运立于龛中。 先在大骊王朝立龛合龙, 以剑道气运为连接纽带, 再龛定浩然和五彩天下。 3.人性,立人龛 1181章 合龙 这些地界,都有明亮程度不同、范围大小各异的光亮,或是点,或是线,或是成片。 有些地方的光亮正在逐渐黯淡,或是愈发亮堂起来。有些地方则骤然亮起,倏忽暗灭,旋而又起点点光亮。 陈平安轻声道:“小陌,谢狗,我问你们,如何才算纯粹的强者?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能够被很多人记住名字,是长长久久的青史留名?百年千年之后还被人在嘴边提及?” “还是因他们而起的那些事,如丝线在世道蔓延开来,深刻地影响到一代人数代人的心?” 陈平安既然提出了问题,就会去解决问题。 自然是,在所立之龛中修人性。 总结一下, 以龛合道,先立龛,再龛定。 龛中可以修心,修行,修(气)运,修善,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