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章评。【含浩然天下九洲地图】 本章草蛇灰线尽显,平安心境演变、崔巉宝瓶洲谋划、妖族天下大势收拢在这一章,痛快淋漓。我细节和大势分析都会写。 九州的最后一个洲名字出来了,流霞。为便于理解做了浩然天下堪舆图,放在文末。可以去看。 ◆秀秀与鹧鸪。 平安临别其实是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算告别。最后安排的顺序是朱敛、粉衣女童、崔城。没有阮秀,因为怕去面对。所以,平安其实是喜欢阮秀的,只是喜欢上一个人以后就没了位置,有些事情不是没机会想,而是不能去想。 这也是每个已经有伴侣的人应该有的责任心,尤其是男人。 所以朱敛临别用自己雅痞雅痞的方式提醒了句“鹧鸪声起”,被学富五车陈初见同学解释出隐喻、心直口快裴钱同学戳破窗户纸后,平安灰溜溜而逃,宁愿上楼挨揍,也要躲开心头白月光。 老崔同志显然到了许久,连朱敛的话都听在耳里,还一副情场过来人的样子告诉平安“心向阳光也要回头看影子”。 讲真总管就没写老崔谈过恋爱吧?一个老年母胎单身的衷心劝告最走心。 ◆崔城最后的填补与敲打。 平安登楼已经做好了登楼的准备,给自己留了门。但是上楼看见崔爷爷摆出一个从没见过的站桩,知道此次与往次纯挨揍不同,犹豫了下将“剑仙”剑放了下来,放弃逃跑。 崔城开始对陈平安心性拳意做最后的修补,之前挨揍是热火小锤锻出杂质,此时是大锤冰水淬形。 揭开书简湖伤疤, 分别从不同角度拷问陈平安: 先是从事功学说问收益:后悔否? 陈平安表示不后悔,因为不杀顾璨心中横钝刀是小失,救顾璨自己践行了此前坚持的价值并让书简湖众势力看到某些道理可以讲是大获。单以收益,他不觉亏。 崔城对做“赔钱”生意的陈平安略恼火,收益之后问本心:欺心否? 事情收益可以解释成舍小获大,但『以亲私毁道理』这是事实。一个顾璨的因果你接的下来,以后落魄山这么多人,你再敢揣着明白装糊涂? 平安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以私废公了、且不后悔,以后要不要继续废以后再说。 平安一没否认自己欺心,二也没有后悔。那书简湖事就不是影响他心性拳意的豁口,所以崔城没纠缠这问题而是继续发问:如今你自己也能感觉到的、影响着你道心的问题是什么? 平安自信作答:有很多,最急的被魏檗解开没事了,现在我的道理已经无碍只管练拳就行。 崔城拳意代表着至刚,凡事不问道理我拳即正义,拳从上往下走;陈平安的做法代表至柔,“更难,从下往上走,意由内及外发,心意不到(道理说不通)休想登顶”。 所以,开篇的“至刚至柔”拳法并不是真的指拳法(肯定有人猜太极),而是借拳法聊做人理念。 『以上对话其实全是崔城想以自身秉性处事方法劝服陈平安“别再讲道理”』,陈平安最后的回答是“活个百年千年,到时候看看谁才是对的”。 ◆好人与“像圣人”。 然后老人就放弃了说服陈平安,一句宠溺带着心疼的说“皮痒”。陈平安反而开始走心,表示自己是个好人,但其实自己“观微腹黑,以私废公”,自己就是个『知其黑守其白、只要身边人过的好』的自私混蛋,才不想把自己活成圣人。然而即使是这样低的标准,居然也被人当做圣人。 我只是个正常好人,小聪明的人太多了,显得我“像是个”圣人。 圣人不死,君子不寿。你身份高了说什么都是对的【难死】,你身份还没到时反而会有人用过高道德标准要求你,让你被善意裹挟死在中途【难寿】。 听到平安说不打算做圣人,老人反而放心。陈平安明白他自己只是一般的好人,不会在“讲道理”时被正义挟持去死就好(如齐静春)。 平安心里还有一丝不服气,就是凭什么『好人活的太难了”』。虽说“一时胜负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所谓的好人终有好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可那太久太久了,对大多数好人来说,死掉的人没机会享受价值。 讲道理好吗?很好。 讲道理值吗?对已经死了的人(如平安父母、齐先生),不值。 『好但不值』,凭什么不值。这个“凭什么”,才是平安心中的恶蛟。心结种种,只是引子。 崔城老人给的回答是:去问问那些已经在为此做努力的人。 这个在努力着的人是谁呢? 门外,国师崔巉。 ◆好人与“坏人”。 崔城老人临最后问的问题,“太平盛世读书人骂乱世武夫不是好东西”,其实,就是以前崔东山问陈平安的那句话『为了正确的事行错事,对是不对?』 如果平安如读书人一样直接否认武夫行为的意义,那就就没有和崔巉见面的必要了。因为连个基本的沟通起点都没有,鸡同鸭讲。 然后就有了 同样『为了保护更多的好人』为目标,而走在不同途径上的两个人的对话。 两人一齐登山顶,同一条山道,继承了齐静春“行善事为善人”的陈平安,秉行“为善人行恶事”的崔巉,平安始终和崔巉并肩齐驱。两个大道的较量, 此间隐喻,不言而明。 所以崔巉自认自己和齐静春是“君子之争”,书简湖算对陈的提前考验、但不涉生死,至多心境崩坏回落魄山当富家翁。若不提前考验,以平安之前的拼凑心境去面临真正涉及天下走势的大道之争时,身死道消是必然事。 ◆东海老道人与妖族。 东海老道人真身是道祖骑乘的青牛,自身既是妖族,也是道家大鳄。其在道教内的隐藏地位和道祖比肩,一心想要与道祖比拼道法之高下。 其实之前已有伏笔,如太平山背剑白猿即将被杀被其救下丢入藕花福地。 补充两个猜测: 1.妖族天下十一个大妖,妖老大位置空悬,可能妖老大就是东海青牛。2.藕花福地入口是一口井(陈平安是观井后恍惚入福地),妖族大妖开会围着的也是一口井。若两井可连通,则剑气长城只是个幌子,妖族可直接从妖魔天下攻入桐叶洲藕花。 对于老道人的立场,可以将妖族当做儒释道之外的第四教,三教解决不了末法时代的元气枯竭问题,则妖族来改天换地。生灵涂炭换取万千修士陨落,光阴长河流速大减,末法近乎不来。 ======= 细节↑与大势↓分割线 ======= ◆真正天下大势。 •一条假的明线: 三四之争中崔巉迫于大势叛出师门,回宝瓶洲扶持大骊;三四之争后齐静春也去大骊开山崖书院掣肘崔巉;齐静春身死后阿良为齐出气毁掉大骊伪白玉京折寿大骊皇帝; 阴阳家参与谋划与妖族赌局争剑气长城归属,宁姚父母屈辱战死,被阿良黑马杀出人族才获胜;妖族即将入侵提前在桐叶、扶摇、南婆娑三洲布局,桐叶洲布局被扶乩宗少年无意撞破,大妖被追杀、太平山白猿放妖魔出井被追杀被东海老道收入福地折磨。桐叶洲貌似最安稳; 大妖白泽和人间最得意被平安感动,分别前往中途学宫献策、劈开秘境关隘给浩然天下难民容身地;阴阳家老祖拼尽修为算出剑气长城会被攻破(董家有叛徒)、妖族会占领南婆娑、扶摇,然后躲开硬骨头桐叶主攻中土神洲。 •一条真实的暗线(其实是这样的): 三四之争中崔巉早早就预见到妖族入侵提前去大骊统一全洲凝聚实力;齐静春去宝瓶洲营造争斗假象为崔巉遮掩视线并培养读书种子;阿良借齐静春事毁掉大骊伪白玉京坏掉背后阴阳家暗手(白玉京是阴阳家手笔)并折寿大骊皇帝使崔巉加速取得一国之力; 阴阳家早已投降妖族。剑气长城赌约有问题害死宁姚父母,若无阿良赌约会失败;妖族提前在三洲布局,扶摇、南婆娑都是幌子,桐叶洲才是主攻目标。东海老道也是妖族,安排扶乩宗少年“无意”撞破妖族布局、救下太平山白猿,舍掉一个过河卒大妖、让人族以为桐叶洲最安稳放松警惕; 中土儒家被阴阳家老祖欺骗,会全力巩固南婆娑、中土神洲布置;北俱芦洲大部分战力被抽调至剑气长城协守;剑气长城董家会叛/东海老道将藕花福地当传送门,道老二将倒悬山收走,妖族侵入浩然天下; 妖族计划闪电占据东南桐叶洲、攻陷最弱小东宝瓶洲、再攻陷消失大半战力的北俱芦洲,压制正北皑皑洲中立、远侵西北流霞洲…… 文圣一脉不和是假象。 中土儒家学宫被欺骗且无从沟通。 妖族闪电战传送,农村包围城市。 崔巉苦心孤诣,犯下许多错误只为加速统一。要以老龙城为基础打造成如雪中拒北城一般的钢铁防线,以一洲一城拒一天下。所以他扶持的傀儡宋和遥在后方,宋集薪就藩老龙城后不得不打。 想的再远一点,文圣一脉第四徒傻大个是不是妖族?崔巉齐静春对妖族计划是否从傻大个处得知的?若知晓此计划,左右是个死的左右去当刺客,真的只是去剑气长城? 真相可不可怕?是不是要惊掉耳朵? ◆平安的簪子。 此时的簪子并不是老秀才给齐静春、齐静春又给了平安的那只。那一只早在老秀才第一次露面就被他收了回去,里面有玄机,留给陈平安只会给他招祸。 这簪子是和姚近之一起在一家古玩店买的,后来自己刻了字。老龙城一役簪子居然得以保留。崔巉又提醒平安“心向阳光,也要回头看看阴影”, 阴影应该是指他和崔东山这种为了阳光而耕耘在阴影中的人。猜测是崔东山悄悄运作卖给陈平安的保命物或文运物,平时或许也通过簪子观察平安动向。 ◆术家得天下。 不会像有人猜测那样,末法时代终究来临,仙侠不再。五座天下变成科学盛行的现代化世界……那样就太无趣了。 这里的术算,更多像是崔巉的牢骚:三教全在虚高处求大道忙着门户征伐,只有我崔巉在精确丈量脚下的道路做实事。当后人奉行真正的学问,开始行走,不会出现问题。 突然想到有句话,叫唯一能解释这个世界的,除了物理学就是哲学。发展到极致,二者相通。 ◆陈平安的日与月,和酒。 “在你心中,齐静春作为读书人,阿良作为剑客,好似日月在天,给你指路。”总管给了官方的日月解释,日是齐静春,苦心讲道理;月是阿良,拳剑不讲理。 而日和月又分别有局限: 讲道理时常不值,挥拳剑时常不够。 那辛劳图什么呢?是阿良写给齐静春那句:“小齐,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 江湖没什么好的,人性本恶。但在众恶之中,又有太多被我们发现并珍视的小美好,于丑恶之间,熠熠生辉。他们是钟魁、是徐霞客张山峰、是宋雨烧、是手持柴刀挡在妹妹身前的小男孩、是抚养男女视若己出的老书生、是曹晴朗、马笃宜……正是这些还愿意选择善良的小美好,让江湖充满了人情味,让我们愿意费力气去守护,让“讲道理”和“出拳剑”都找到了寄托和心气。 日矣月矣,皆为好酒。 可畅饮否? “豪门府邸,百尺高楼,撑得起一轮月色;市井坊间,挑水归家,也带得回两盏明月。” 愿有资格讲道理的人和没实力讲道理的人,都能心怀善意、各得其乐。『强者为弱者执光明』,这样的社会,才是两崔乃至齐静春陈平安心中,想达成的最终愿景吧? 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总要有人为白守黑,在他人熟睡之时守夜。为了让诸多小美好能安心入眠、能在相逢时还有一壶壶好酒喝出滋味,守夜人不能休憩。无论是陈平安这样的缝补匠,还是老崔巉这样的履错者。 自古饮者最难醉。 还好,在平安突然处理不了这么多的信息轰然醉倒时,有他的守夜人身着白衣,破禁御风而来, 轻唤“先生”。 以上。 .
精华
第479章 自古饮者最难醉 章评。【含浩然天下九洲地图】 本章草蛇灰线尽显,平安心境演变、崔巉宝瓶洲谋划、妖族天下大势收拢在这一章,痛快淋漓。我细节和大势分析都会写。 九州的最后一个洲名字出来了,流霞。为便于理解做了浩然天下堪舆图,放在文末。可以去看。 ◆秀秀与鹧鸪。 平安临别其实是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算告别。最后安排的顺序是朱敛、粉衣女童、崔城。没有阮秀,因为怕去面对。所以,平安其实是喜欢阮秀的,只是喜欢上一个人以后就没了位置,有些事情不是没机会想,而是不能去想。 这也是每个已经有伴侣的人应该有的责任心,尤其是男人。 所以朱敛临别用自己雅痞雅痞的方式提醒了句“鹧鸪声起”,被学富五车陈初见同学解释出隐喻、心直口快裴钱同学戳破窗户纸后,平安灰溜溜而逃,宁愿上楼挨揍,也要躲开心头白月光。 老崔同志显然到了许久,连朱敛的话都听在耳里,还一副情场过来人的样子告诉平安“心向阳光也要回头看影子”。 讲真总管就没写老崔谈过恋爱吧?一个老年母胎单身的衷心劝告最走心。 ◆崔城最后的填补与敲打。 平安登楼已经做好了登楼的准备,给自己留了门。但是上楼看见崔爷爷摆出一个从没见过的站桩,知道此次与往次纯挨揍不同,犹豫了下将“剑仙”剑放了下来,放弃逃跑。 崔城开始对陈平安心性拳意做最后的修补,之前挨揍是热火小锤锻出杂质,此时是大锤冰水淬形。 揭开书简湖伤疤, 分别从不同角度拷问陈平安: 先是从事功学说问收益:后悔否? 陈平安表示不后悔,因为不杀顾璨心中横钝刀是小失,救顾璨自己践行了此前坚持的价值并让书简湖众势力看到某些道理可以讲是大获。单以收益,他不觉亏。 崔城对做“赔钱”生意的陈平安略恼火,收益之后问本心:欺心否? 事情收益可以解释成舍小获大,但『以亲私毁道理』这是事实。一个顾璨的因果你接的下来,以后落魄山这么多人,你再敢揣着明白装糊涂? 平安坦然承认自己就是以私废公了、且不后悔,以后要不要继续废以后再说。 平安一没否认自己欺心,二也没有后悔。那书简湖事就不是影响他心性拳意的豁口,所以崔城没纠缠这问题而是继续发问:如今你自己也能感觉到的、影响着你道心的问题是什么? 平安自信作答:有很多,最急的被魏檗解开没事了,现在我的道理已经无碍只管练拳就行。 崔城拳意代表着至刚,凡事不问道理我拳即正义,拳从上往下走;陈平安的做法代表至柔,“更难,从下往上走,意由内及外发,心意不到(道理说不通)休想登顶”。 所以,开篇的“至刚至柔”拳法并不是真的指拳法(肯定有人猜太极),而是借拳法聊做人理念。 『以上对话其实全是崔城想以自身秉性处事方法劝服陈平安“别再讲道理”』,陈平安最后的回答是“活个百年千年,到时候看看谁才是对的”。 ◆好人与“像圣人”。 然后老人就放弃了说服陈平安,一句宠溺带着心疼的说“皮痒”。陈平安反而开始走心,表示自己是个好人,但其实自己“观微腹黑,以私废公”,自己就是个『知其黑守其白、只要身边人过的好』的自私混蛋,才不想把自己活成圣人。然而即使是这样低的标准,居然也被人当做圣人。 我只是个正常好人,小聪明的人太多了,显得我“像是个”圣人。 圣人不死,君子不寿。你身份高了说什么都是对的【难死】,你身份还没到时反而会有人用过高道德标准要求你,让你被善意裹挟死在中途【难寿】。 听到平安说不打算做圣人,老人反而放心。陈平安明白他自己只是一般的好人,不会在“讲道理”时被正义挟持去死就好(如齐静春)。 平安心里还有一丝不服气,就是凭什么『好人活的太难了”』。虽说“一时胜负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所谓的好人终有好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可那太久太久了,对大多数好人来说,死掉的人没机会享受价值。 讲道理好吗?很好。 讲道理值吗?对已经死了的人(如平安父母、齐先生),不值。 『好但不值』,凭什么不值。这个“凭什么”,才是平安心中的恶蛟。心结种种,只是引子。 崔城老人给的回答是:去问问那些已经在为此做努力的人。 这个在努力着的人是谁呢? 门外,国师崔巉。 ◆好人与“坏人”。 崔城老人临最后问的问题,“太平盛世读书人骂乱世武夫不是好东西”,其实,就是以前崔东山问陈平安的那句话『为了正确的事行错事,对是不对?』 如果平安如读书人一样直接否认武夫行为的意义,那就就没有和崔巉见面的必要了。因为连个基本的沟通起点都没有,鸡同鸭讲。 然后就有了 同样『为了保护更多的好人』为目标,而走在不同途径上的两个人的对话。 两人一齐登山顶,同一条山道,继承了齐静春“行善事为善人”的陈平安,秉行“为善人行恶事”的崔巉,平安始终和崔巉并肩齐驱。两个大道的较量, 此间隐喻,不言而明。 所以崔巉自认自己和齐静春是“君子之争”,书简湖算对陈的提前考验、但不涉生死,至多心境崩坏回落魄山当富家翁。若不提前考验,以平安之前的拼凑心境去面临真正涉及天下走势的大道之争时,身死道消是必然事。 ◆东海老道人与妖族。 东海老道人真身是道祖骑乘的青牛,自身既是妖族,也是道家大鳄。其在道教内的隐藏地位和道祖比肩,一心想要与道祖比拼道法之高下。 其实之前已有伏笔,如太平山背剑白猿即将被杀被其救下丢入藕花福地。 补充两个猜测: 1.妖族天下十一个大妖,妖老大位置空悬,可能妖老大就是东海青牛。2.藕花福地入口是一口井(陈平安是观井后恍惚入福地),妖族大妖开会围着的也是一口井。若两井可连通,则剑气长城只是个幌子,妖族可直接从妖魔天下攻入桐叶洲藕花。 对于老道人的立场,可以将妖族当做儒释道之外的第四教,三教解决不了末法时代的元气枯竭问题,则妖族来改天换地。生灵涂炭换取万千修士陨落,光阴长河流速大减,末法近乎不来。 ======= 细节↑与大势↓分割线 ======= ◆真正天下大势。 •一条假的明线: 三四之争中崔巉迫于大势叛出师门,回宝瓶洲扶持大骊;三四之争后齐静春也去大骊开山崖书院掣肘崔巉;齐静春身死后阿良为齐出气毁掉大骊伪白玉京折寿大骊皇帝; 阴阳家参与谋划与妖族赌局争剑气长城归属,宁姚父母屈辱战死,被阿良黑马杀出人族才获胜;妖族即将入侵提前在桐叶、扶摇、南婆娑三洲布局,桐叶洲布局被扶乩宗少年无意撞破,大妖被追杀、太平山白猿放妖魔出井被追杀被东海老道收入福地折磨。桐叶洲貌似最安稳; 大妖白泽和人间最得意被平安感动,分别前往中途学宫献策、劈开秘境关隘给浩然天下难民容身地;阴阳家老祖拼尽修为算出剑气长城会被攻破(董家有叛徒)、妖族会占领南婆娑、扶摇,然后躲开硬骨头桐叶主攻中土神洲。 •一条真实的暗线(其实是这样的): 三四之争中崔巉早早就预见到妖族入侵提前去大骊统一全洲凝聚实力;齐静春去宝瓶洲营造争斗假象为崔巉遮掩视线并培养读书种子;阿良借齐静春事毁掉大骊伪白玉京坏掉背后阴阳家暗手(白玉京是阴阳家手笔)并折寿大骊皇帝使崔巉加速取得一国之力; 阴阳家早已投降妖族。剑气长城赌约有问题害死宁姚父母,若无阿良赌约会失败;妖族提前在三洲布局,扶摇、南婆娑都是幌子,桐叶洲才是主攻目标。东海老道也是妖族,安排扶乩宗少年“无意”撞破妖族布局、救下太平山白猿,舍掉一个过河卒大妖、让人族以为桐叶洲最安稳放松警惕; 中土儒家被阴阳家老祖欺骗,会全力巩固南婆娑、中土神洲布置;北俱芦洲大部分战力被抽调至剑气长城协守;剑气长城董家会叛/东海老道将藕花福地当传送门,道老二将倒悬山收走,妖族侵入浩然天下; 妖族计划闪电占据东南桐叶洲、攻陷最弱小东宝瓶洲、再攻陷消失大半战力的北俱芦洲,压制正北皑皑洲中立、远侵西北流霞洲…… 文圣一脉不和是假象。 中土儒家学宫被欺骗且无从沟通。 妖族闪电战传送,农村包围城市。 崔巉苦心孤诣,犯下许多错误只为加速统一。要以老龙城为基础打造成如雪中拒北城一般的钢铁防线,以一洲一城拒一天下。所以他扶持的傀儡宋和遥在后方,宋集薪就藩老龙城后不得不打。 想的再远一点,文圣一脉第四徒傻大个是不是妖族?崔巉齐静春对妖族计划是否从傻大个处得知的?若知晓此计划,左右是个死的左右去当刺客,真的只是去剑气长城? 真相可不可怕?是不是要惊掉耳朵? ◆平安的簪子。 此时的簪子并不是老秀才给齐静春、齐静春又给了平安的那只。那一只早在老秀才第一次露面就被他收了回去,里面有玄机,留给陈平安只会给他招祸。 这簪子是和姚近之一起在一家古玩店买的,后来自己刻了字。老龙城一役簪子居然得以保留。崔巉又提醒平安“心向阳光,也要回头看看阴影”, 阴影应该是指他和崔东山这种为了阳光而耕耘在阴影中的人。猜测是崔东山悄悄运作卖给陈平安的保命物或文运物,平时或许也通过簪子观察平安动向。 ◆术家得天下。 不会像有人猜测那样,末法时代终究来临,仙侠不再。五座天下变成科学盛行的现代化世界……那样就太无趣了。 这里的术算,更多像是崔巉的牢骚:三教全在虚高处求大道忙着门户征伐,只有我崔巉在精确丈量脚下的道路做实事。当后人奉行真正的学问,开始行走,不会出现问题。 突然想到有句话,叫唯一能解释这个世界的,除了物理学就是哲学。发展到极致,二者相通。 ◆陈平安的日与月,和酒。 “在你心中,齐静春作为读书人,阿良作为剑客,好似日月在天,给你指路。”总管给了官方的日月解释,日是齐静春,苦心讲道理;月是阿良,拳剑不讲理。 而日和月又分别有局限: 讲道理时常不值,挥拳剑时常不够。 那辛劳图什么呢?是阿良写给齐静春那句:“小齐,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 江湖没什么好的,人性本恶。但在众恶之中,又有太多被我们发现并珍视的小美好,于丑恶之间,熠熠生辉。他们是钟魁、是徐霞客张山峰、是宋雨烧、是手持柴刀挡在妹妹身前的小男孩、是抚养男女视若己出的老书生、是曹晴朗、马笃宜……正是这些还愿意选择善良的小美好,让江湖充满了人情味,让我们愿意费力气去守护,让“讲道理”和“出拳剑”都找到了寄托和心气。 日矣月矣,皆为好酒。 可畅饮否? “豪门府邸,百尺高楼,撑得起一轮月色;市井坊间,挑水归家,也带得回两盏明月。” 愿有资格讲道理的人和没实力讲道理的人,都能心怀善意、各得其乐。『强者为弱者执光明』,这样的社会,才是两崔乃至齐静春陈平安心中,想达成的最终愿景吧? 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总要有人为白守黑,在他人熟睡之时守夜。为了让诸多小美好能安心入眠、能在相逢时还有一壶壶好酒喝出滋味,守夜人不能休憩。无论是陈平安这样的缝补匠,还是老崔巉这样的履错者。 自古饮者最难醉。 还好,在平安突然处理不了这么多的信息轰然醉倒时,有他的守夜人身着白衣,破禁御风而来, 轻唤“先生”。 以上。 .